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限制性内切酶是细菌体内存在的一类能识别并水解外源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不水解内源DNA,原因是内源DNA中在酶切割的特异位点的碱基发生了甲基化。根据酶的结构与功能,限制性内切酶可分为三类。类型Ⅰ是多亚基双功能酶,酶对DNA的甲基化和水解切割是由同一个酶完成的。酶的切割位点在远离识别位点至少1kb以上处随机进行切割。
类型Ⅱ是单功能酶,识别序列通常是4~6个bp的回文结构,切割位点是回文结构中特异的磷酸二酯键,两条链的切割位点可以是同一位置,这样的切割结果是产生平末端的DNA片段,切割位点也可以是两条链的不同位置,这样可以产生黏性末端的片段。这类酶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在目标DNA上切割出目的基因,然后在载体上用同一的酶进行切割,从而切出可以和目的DNA结合的缺口,这样目的基因就可以和载体整合到一起,形成重组子,然后进行转化、克隆,就可使目的基因在表达体中得到表达。
类型Ⅲ是双亚基双功能酶。其中一个亚基催化DNA的甲基化反应,另一个亚基催化切割反应。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下游24~26bp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