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2008年,泰毕全®(Pradaxa®)的VTE一级预防适应症获得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推荐。而2012年初,泰毕全®的SPAF适应症再次获得NICE推荐。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公布的ESC房颤管理指南:“对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泰毕全®(Pradaxa®))抗凝治疗(IA类推荐)”。 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律学会(ACCF/AHA/HRS)特别为泰毕全®(Pradaxa®)更新了房颤指南:“对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且伴有卒中和体循环栓塞风险的患者,如果非人工心脏瓣膜、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瓣膜病、无严重肝肾损害,泰毕全®(Pradaxa®)可替代华法林用于预防卒中和体循环栓塞”。 2012年最新更新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ACCP) 指南第9版中,对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推荐:“在中危和高危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中 (CHADS2≥1) ,口服抗凝药物优于无治疗、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泰毕全®(Pradaxa®)150 mg BID优于经剂量调整的华法林”。 2010年加拿大CCS指南、2011年日本房颤指南中均对泰毕全®(Pradaxa®)在房颤卒中预防中的使用给出了指导意见。 同样,在中国指南中,2010年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推荐:“口服小剂量泰毕全®(Pradaxa®)(110mg,每日两次)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与华法林相似,并可降低大出血的发生率,且不需监测INR。而大剂量泰毕全®(Pradaxa®)(150mg,每日两次)与华法林相比可进一步降低脑卒中和系统性血栓栓塞事件,大出血的发生率与华法林相近”。 泰毕全®(Pradaxa®)上市以来,先后获得德国(2010)和加拿大(2011)Prix Galien(盖仑)医药发明奖,并荣获美国读者文摘2010年最佳新药称号。 2012年5月,泰毕全®(Pradaxa®)再次获得美国FDA肯定,对泰毕全®(Pradaxa®)在美国的处方信息进行了更新,在处方信息中明确了“泰毕全®(Pradaxa®)150mg每日给药两次在同时减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方面优于华法林”。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