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名 称 分子量 m.p.或b.p. 水 醇 醚 水杨酸 138 158(s) 微 易 易 醋酐 102.09 139.35(l) 易 溶 ∞ 乙酰水杨酸 180.17 135(s) 溶、热 溶 微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过程中所用乙酸酐要使用新蒸馏的乙酸酐,分析可能原因:______(2)步骤①加热的方法为______,此操作有何优点:______(3)第④步加入加入饱和NaHCO3的作用为______(4)得到的产品中通常含有水杨酸,主要原因是______(5)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充分反应,有______NaOH参加了反应.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1)长时间放置的乙酸酐遇空气中的水,容易分解成乙酸,所以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蒸馏,收集139-140℃馏分, 故答案为:长时间放置的乙酸酐遇空气中的水,容易分解成乙酸,所以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蒸馏; (2)由反应装置可知实验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制备,为防止有机物挥发,温度应控制在85~90℃,反应受热均匀,易于控制, 故答案为:85~90℃水浴;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 (3)NaHCO3可与羧基反应生成难挥发的盐,易于分离,故答案为:与乙酰水杨酸的羧基反应; (4)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且生成的酯在加热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水杨酸, 故答案为:水杨酸乙酰化不完全以及产物分离过程中水解; (5)阿司匹林水解生成水杨酸和乙酸,生成物中共有2个-COOH和1个酚羟基,都可与NaOH反应,则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充分反应,有3molNaOH反应, 故答案为:3.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