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粒鉴定法的实验步骤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TTC即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主要原理在于检验花粉呼吸过程中去氧酶的活性。具有生活力的花粉的脱氢酶,在催化去氢的过程中,把氢转移到其他的物质上去,使用TTC与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氢结合成红色化合物,从而使具有生活力的花粉变为红色。
1.先配制下列溶液
(1)磷酸缓冲液:在100毫升的蒸馏水中,溶解0.832克的磷酸氢二钠和0.273克的磷酸二氢钾,调整PH值为7.17。
(2)TTC溶液:称取0.02~0.05克(不同植物所用的量是不同的)的TTC溶解在10ml的磷酸缓冲液中,溶液配好后装入棕色滴瓶内,置入暗处,因氯化三苯基四唑有毒,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2.操作步骤:
(1)取少量花粉放在载玻片上,并在花粉上滴上1~2滴配制液,用玻璃棒混合后盖上盖玻片。
(2)将载玻片置于恒温箱中(35~40℃)约15~20min。
(3)在显微镜(10×10)下观察:凡具有生活力的花粉呈红色,部分丧失生活力的呈淡红色,无色的是死的和不育的花粉粒。
3.观察和测定结果:每片观察3个视野,并统计具有生活力花粉的百分率,填入表1-6。 1.培养基的配制
常用的花粉发芽培养基有液体和固体两种。以前者最为简便。本实验选用前者。其有效成分主要有:蔗糖、硼酸、柠檬酸、赤霉素等。不同的植物所用的蔗糖培养液的浓度是不同的,配制3~30%的蔗糖培养液:在100ml水中,加糖3~30g,加热溶解后,再加0.1%硼酸数滴。
2.制片
取双凹载玻片,滴2滴培养液于槽中,用解剖针挑少许花粉均匀撒于培养液的表面(注意不必搅拌,以防花粉混于液体中因缺少空气而影响发芽,又因花粉深浅不一而在显微镜检查时因光线折射而不易观察。)处理好后,放于一下部添有少量蒸馏水、内有两根玻璃棒的培养皿中(注意不要使水没过载玻片),放到恒温为25℃左右的恒温箱中或室内2h。
3.镜检
将放置2h后的载玻片取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三个视野,统计总花粉数与发芽的花粉数,然后计算比例,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对于新采集的花粉来说,还有一个更为简便的鉴定方法——形态鉴定法。将花粉用解剖针播于一般载玻片上,然后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形态特征,判断花粉的生活力状况,一般来说,畸形、皱缩、小形化等均为无生活力花粉,而有光泽、饱满、具有本品种花粉典型特征等性状的均为有生活力花粉。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