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6-2 (克菌丹,Captan)

结构式:
CAS号:
133-06-2
中文名称:
克菌丹
英文名称:
Captan
安全信息:
分子式:
C9H8Cl3NO2S
分子量:
300.589318275452
简介:
克菌丹又叫开普顿,属于传统多位点有机硫类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全球已有近50年的销售历史。目前,国内登记最早的企业为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原药和制剂同时登记厂家、国内最大的克菌丹原药出口企业。其制剂商品名为新潮流(50%可湿性粉剂)、美得乐(80%水分散粒剂)。
克菌丹杀菌谱广,应用方式比较多样,可用于叶面喷雾防治多种高、低等真菌性病害,马铃薯、花生拌种,也可用于土壤处理(冲施、灌根、拌土撒施等),防治多种作物根部病害。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克菌丹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API:

克菌丹(133-06-2)名称与标识符

名称

中文别名:
克菌丹;盖普丹;N-(三氯甲硫基)-环己-4-烯-1,2-二甲酰亚胺;1,2,3,6-四氢-N-(三氯甲硫基)邻苯二酰亚胺;克菌丹标准溶液;2-十八烷酸单甘油酯;N-苄氧羰基-L-谷氨酸 5-叔丁酯;WAKO034-08301克菌丹标准品;克菌丹 标准品;2-二甲酰亚胺;3a,4,7,7a-四氢-2-(三氯甲基硫)-1H异吲哚-1,3-(2H)-二酮;N-(三氯甲硫基)-环已-4-烯-1,2-二甲酰亚胺;N-三氯甲硫四氫酞醯亞胺;开普顿;开普顿,盖普丹,N-三氯甲硫基-4-环己烯-1,2-二甲酰亚胺;克菌丹,250mg 标准品;克菌丹,Captan,分析标准品;普丹;N-(三氯甲硫基)-4-环己烯-1,2-二甲酰亚胺;卡丹;可菌丹;克菌丹原药;克菌丹 溶液;甲醇中克菌丹;
英文别名:
2-((Trichloromethyl)thio)-3a,4,7,7a-tetrahydro-1H-isoindole-1,3(2H)-dione;Captan;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Captan solution;2-(trichloromethylsulfanyl)-3a,4,7,7a-tetrahydroisoindole-1,3-dione;Method 617 - Chlorinated Pesticides - Mix 2;2-[(trichloromethyl)sulfanyl]-3a,4,7,7a-tetrahydro-1H-isoindole-1,3(2H)-dione;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1H-isoindole-1,3(2H)-dione;Aacaptan;Amercide;Captane;Malipur;N-(trichloromethylthio)cyclohex-4-ene-1,2-dicarboximide;Neracid;Orthocide;Vancide 89;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1,2,3,6-Tetrahydro-N-(trichloromethylthio)phthalimide;sr406;MERPAN;Capran;CAPTAF;Captab;Captex;Kaptan;Ugecap;SR 406;Captanex;Fungus Ban Type II;MLS002222339;Hexacap;Granox pfm;133-06-2;Bangtan;Orthocide 50;CAS-133-06-2;Captan, PESTANAL(R), analytical standard;Vondcaptan;N-(trichloromethylmercapto)-Delta(4)-tetrahydrophthalimide;Trichloromethylthio-1,2,5,6-tetrahydrophthalamide;FT-0602921;Le captane;D89482;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CHEBI:34608;2-[(Trichloromethyl)sulfanyl]-3a,4,7,7a-tetrahydro-1H-isoindole-1,3(2H)-dione #;NCGC00091034-02;N-((Trichloromethyl)mercapto)-.DELTA.4-tetrahydrophthalimide;Captancapteneet 26,538;N-(Trichlor-methylthio)-phthalimid;NCGC00091034-03;CS-0013481;N-[(Trichloromethyl)mercapt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NSC-36726;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1H-isoindole-1,3(2H)dione;Trichlormethylthioamid kyseliny 1,2,3,6-tetrahydroftalove;Vanguard K;WLN: T56 BVNV GUTJ CSXGGG;NCI-C00077;NCGC00091034-06;Vangard K;NCGC00254676-01;N-Trichloromethylmercapt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Captan, analytical standard;Orthocide S 50;1H-Isoindole-1,3(2H)-dione,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Captan-streptomycin 7.5-0.1 potato seed piece protectant;Vancide 89RE;N-Trichloromethyl-thio-3a,4,7,7a-tetrahydropthalimide;Captan 100 microg/mL in Acetone;Vancide P-75;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 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 N-[(trichloromethyl)thio]-;N-[(Trichloromethyl)mercapto]-.delta.(sup 4)-tetrahydrophthalimide;Captan,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TraceCERT(R);N-[(Trichloromethyl)thio]tetrahydrophthalimide;3a,4,7,7a-Tetrahydro-N-(trichloromethanesulphenyl)phthalimide;CHEMBL388676;AS-13811;4-Cyclohexene-1, N-(trichloromethylthio)-;AMY40937;NCGC00091034-05;Bangton;DTXSID9020243;N-Trichloromethylthio-3a,4,7,7a-tetrahydrophthalimide;AKOS015895773;Orthocide 406;Kaptazor;Orthocide-83;Venturin;Trimegol;Osocide;NCGC00091034-07;Agrosol S;Micro-check 12;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NCGC00091034-09;Orthocid-83;HY-B1584;InChI=1/C9H8Cl3NO2S/c10-9(11,12)16-13-7(14)5-3-1-2-4-6(5)8(13)15/h1-2,5-6H,3-4H2;Orthocide 83;Tox21_111065;Tox21_300772;LDVVMCZRFWMZSG-UHFFFAOYSA-;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1H-isoindole-1,3(2H)-dione;Captaf 85W;Captan 50W;Orthocide 75;N-((Trichloromethyl)thio)cyclohex-4-ene-1,2-dicarboximide;NCGC00091034-08;Stauffer captan;Flit 406;Tox21_201276;N-Trichloromethylthiocyclohex-4-ene-1,2-dicarboximide;1H-Isoindole-1, 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ENT 26,538;Zenecal;DTXCID90243;1H-Isoindole-1,3(2H)-dione, 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NCGC00091034-01;2-[(trichloromethyl)thio]-3a,4,7,7a-tetrahydro-1H-isoindole-1,3(2H)-dione;SMR001307282;CCG-231621;Esso fungicide 406;Captan 100 microg/mL in Acetonitrile;Vanicide;N-[(Trichloromethyl)thio]-.DELTA.4-tetrahydrophthalimide;NCGC00091034-10;N-[(Trichloromethyl)thio]-cis-.delta.(sup 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J-006299;N-((Trichloromethyl)mercapt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N-Trichloromethylthio-3a,7,7a-tetrahydrophthalimide;Glyodex 37-22;NCGC00091034-04;NCGC00258828-01;NS00008419;Bean Seed Protectant;Agrox 2-way and 3-way;N-[(Trichloromethyl)thio]cyclohex-4-ene-1,2-dicarboximide;SCHEMBL21047;NSC36726;Gustafson captan 30-dd;Ortocid 50;C2059;Orthocide 7.5;Q2194382;MFCD00041811;Captadin;Captan 1000 microg/mL in Acetone;SBI-0654030.0001;BRD-A79857384-001-03-6;N-(Trichloromethylmercapto)-delta(sup 4)-tetrahydrophthalimide;Captan (Standard);Captan [ISO];Meteoro;Orthocide406;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ane-1,2-dicarboximide;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 N-(trichloromethyl)thio-;CAPTAN [INCI];N-(trichloro methylmercapto)-delta(sup 4)-tetrahydro phthalimide;CAPTAN (IARC);205-087-0;AI3-26538;1H-Isoindole-1,3(2H)-dione, 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ylic acid, imide, N(trichloromethylthio)-;LE Captane [French];Captan [BSI:ISO];CAPTAN [HSDB];Clomitane;Sepicap;ORTHOCIDE 75W;Trichlormethylthioamid kyseliny 1,2,3,6-tetrahydroftalove (Czech);Fungicide 406;1H-ISOINDOLE-1,3(2H)-DIONE,;Buvisild K;Pillarcap;NSC 36726;ORTHOCIDE 83RP;N-(Trichlor-methylthio)-phthalimid [German];Trichlormethylthioamid kyseliny 1,2,3,6-tetrahydroftalove [Czech];N-trichloro methylthio-3a,4,7,7a-tetrahydrophthalimide;Isotox Seed Treater F;UNII-EOL5G26Q9F;(4-Ethoxybenzyl)furan-2-ylmethylamine;Captonex;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essofungicide 406;N-((TRICHLOROMETHYL)THIO)-DELTA4-TETRAHYDROPHTHALIMIDE;SR-406;BRN 0023177;EPA Pesticide Chemical Code 081301;Captane [ISO-French];1H-isoindole-1,3-(2H)-dione, 3a,4,7,7a-tetrahydro-2-;1H-ISOINDOLE-1,3(2H)-DIONE, 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 CIS-;RALLIS CAPTAF;FC19674;Glyodex 3722;RADOCAPTAN;LE Captane (French);Captol;EC 205-087-0;ENT-26538;CCRIS 120;EINECS 205-087-0;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 N-((TRICHLOROMETHYL)THIO)-;USEPA/OPP Pesticide Code: 081301;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ane1,2dicarboximide;1H-ISOINDOLE-1,3(2H)-DIONE, 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 (3AR,7AS)-REL-;2-[(trichloromethyl)sulfanyl]-2,3,3a,4,7,7a-hexahydro-1H-isoindole-1,3-dione;Captan (ACGIH);2-((trichloromethyl)sulfanyl)-3a,4,7,7a-tetrahydro-1H-isoindole-1,3(2H)-dione;Trichloromethyl thio-1,2,5,6-tetrahydrophthalamide;3a,4,7,7a-Tetrahydro-2-[(trichloromethyl)thio]-1H-isoindole-1,3(2H)-dione;N-[(Trichloromethyl)thio]tetrahydrophthalimide;HY-B1584R;Captal;CAPTAN [II];CAPTAN [MI];2-((trichloromethyl)sulfanyl)-2,3,3a,4,7,7a-hexahydro-1H-isoindole-1,3-dione;Orthocide-406;Captaf 50W;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n-;Sorene;N-((Trichloromethyl)thio)tetrahydrophthalimide;Granox PPM;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DIMIDE;Caswell No. 159;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ane-1,2-dicarboximide;N-[(TRICHLOROMETHYL)THIO]-4-CYCLOHEXENE-1,2,-DICARBODIMIDE;Isotox Seed Treater D;Dangard;N Trichloromethylthio 4 cyclohexane 1,2 dicarboximide;N-[(Trichloromethyl)thio]-Delta4-tetrahydrophthalimide;Captane (ISO-French);Isotox Seed Treater 'D' and 'F;N-(Trichlor-methylthio)-phthalimid (German);CAPTAN (II);HSDB 951;Phytocape;N-Trichloromethylthio-cis-delta(sup 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N-(TRICHLOROMETHYLMERCAPTO)-DELTA(SUP 4)TETRAHYDROPHTHALIMIDE;4-CYCLOHEXENE-1,2-DICARBOXIMIDE, N-((TRICHLOROMETHYL)THIO)-, CIS-;CAPTAN [IARC];Ugecap 83;

标识符

MDL:
MFCD00041811
InChIKey:
LDVVMCZRFWMZSG-UHFFFAOYSA-N
Inchi:
1S/C9H8Cl3NO2S/c10-9(11,12)16-13-7(14)5-3-1-2-4-6(5)8(13)15/h1-2,5-6H,3-4H2
SMILES:
ClC(SN1C(C2CC=CCC2C1=O)=O)(Cl)Cl

克菌丹(133-06-2)物化性质

实验特性

  • LogP : 2.85140
  • PSA : 62.68000
  • Merck : 1772
  • 折射率 : 1.6360 (estimate)
  • 沸点 : 314.2°C (rough estimate)
  • 熔点 : 173.0 to 177.0 deg-C
  • 闪点 : 2 °C
  • 颜色与性状 : 白色晶体。
  • 稳定性 :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base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四氯甲烷、氯仿、二甲苯、环己酮和二氯乙烷。
  • 密度 : 1.74

计算特性

  • 精确分子量 : 298.93400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3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2
  • 同位素质量 : 298.934132
  • 重原子数量 : 16
  • 复杂度 : 340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2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无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3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62.7

克菌丹(133-06-2)国际标准相关数据

EINECS:
205-087-0

克菌丹(133-06-2)海关数据

海关编码:
2930909057
海关数据:

中国海关编码:

2930909057

概述:

2930909057 灭菌丹、克菌丹、杀螨硫醚等〔包括氟杀螨、硫肟醚、莠不生〕。监管条件:S(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低关税:6.5%。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监管条件:

S.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

Summary:

2930909057 2-((trichloromethyl)thio)-3a,4,7,7a-tetrahydro-1h-isoindole-1,3(2h)-dione。supervision conditions:s(import or export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for pesticides)。VAT:17.0%。tax rebate rate:9.0%。MFN tarrif:6.5%。general tariff:30.0%

克菌丹(133-06-2)生产方法和用途

方法:
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酐的制备 将顺丁烯二酸杆和苯混合加热,使顺酐溶解,待温度升至70℃时,通入丁二烯,在(75±2)℃反应,直至通气反应至终点,然后趁热把物料放入结晶槽,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于50~70℃干燥,得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含量95%以上。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 将氨水加长反应瓶中,于50℃以下加长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逐渐升温至105~110℃,使剩余的游离氨及水蒸发,再逐渐升温至230~250℃,约5~6h,将物料放出,冷却至80℃,加热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酰亚胺。克菌丹的合成 将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亚胺加入到预冷至0℃的5%~6%的****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三氯硫氯甲烷,在0~5℃反应。当pH值为8以下时,视反应结束,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克菌丹。
由丁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1,2,3,6-四氢苯二甲酸酐,再与氨作用合成1,2,3,6-四氢苯二甲酰亚胺,最后与三氯硫氯甲烷反应得到克菌丹。
用途:
用作保护性杀菌剂,叶面喷施或拌种均可
三氯甲硫基类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对大麦、小麦、燕麦、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果树、瓜类、烟草等作物的许多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无药害,而且还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秆锈病,烟叶赤星病,棉花苗期病,苹果腐烂病等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克菌丹是有机杀菌剂的一个重要品种,对三麦、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果树、瓜类、烟草等作物多种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三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仅次于多菌灵,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秆绣病、烟草赤星病、棉花苗期病害、苹果腐烂病等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该品还用于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大鼠口服LD50为9000mg/kg。对皮肤皮粘膜有刺激作用。
克菌丹是有机杀菌剂的一个重要品种,对三麦、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果树、瓜类、烟草等作物多种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三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仅次于多菌灵,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秆绣病、烟草赤星病、棉花苗期病害、苹果腐烂病等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该品还用于拌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
生产方法:
1. 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酐的制备将顺丁烯二酸酐和苯混合加热,使顺酐溶解,待温度升至70℃时,通入丁二烯,在(75±2)℃反应,直至通气反应至终点,然后趁热把物料放入结晶槽,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于50~70℃干燥,得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含量95%以上。 2.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将氨水加入反应瓶中,于50℃以下加入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逐渐升温至105~110℃,使剩余的游离氨及水蒸发,再逐渐升温至230~250℃,约5~5h,将物料放出,冷却至80℃,加热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酰亚胺。 3.克菌丹的合成将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亚胺加入到预冷至0℃的5%~6%的****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三氯硫氯甲烷,在0~5℃反应。当狆犎值为8以下时,视反应结束,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克菌丹。 ...

克菌丹(133-06-2)推荐厂家 更多厂家(58)

公司名称手机号/电话联系人QQ微信询单
湖北鑫红利化工有限公司 15172537016
027-59503710
祝雨薇 1018283355
询单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026964105
15026964105
汤思磊 2881489226
询单
西安德而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133906270
18133906270
张女士 2590956145
询单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026964105
15026964105
汤思磊 2881489226
询单
湖北云镁科技有限公司 18327059871
027-59206672
方经理 235010015
询单
湖北摆渡化学有限公司 18871490324
027-59106051
彭星 1400878899
询单
湖北万得化工有限公司 15827180502
027-59210159
陈丹丹 1148980033
询单
上海依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7721395025
021-68882955
张经理 2423903095
询单
深圳市瑞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813841136
0755-89459231
钦先生 1029374309
询单
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217024652
021-68920155
张经理18217024652 3001084617
询单

克菌丹(133-06-2)相关文献

克菌丹(133-06-2)参考资料

Reaxys RN:
23177
Beilstein:
234872
PubChem CID:

克菌丹(133-06-2) MSDS

基础信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克菌丹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
版本: 1.0
第1部分 化学品
1.1 名称标识符
名称: 克菌丹Captan
CAS NO.: 133-06-2
MDL:MFCD00041811
InChIKey:LDVVMCZRFWMZSG-UHFFFAOYSA-N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暂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第2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入会中毒。怀疑会致癌。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GHS危险性类别: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1

皮肤致敏物 类别 1

急性吸入毒性 类别 3

致癌性 类别 2

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危险 类别 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1 吸入会中毒

H351 怀疑会致癌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
  • 预防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 用。

    ——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 前切勿搬动。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 事故响应: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 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 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 用水充分清洗。

    —— P333+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 求医/就诊。

    ——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 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舒适体位。

    —— P311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 求医/就诊。

    —— P391 收集溢出物。

  • 安全储存:

    ——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 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 废弃处置:

    ——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入会中毒。怀疑会致癌。
环境危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第3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CAS No.
Captan100%133-06-2
第4部分 急救措施
急 救:
吸 入: 新鲜空气,休息。如果感觉不舒服,需就医。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给予医疗护理。
眼晴接触: 用大量水冲洗(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给与医疗护理。
食 入: 漱口。如果感觉不舒服,需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在特定条件下是可燃的。含有机溶剂的液体制剂可能是易燃的。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6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将泄漏物清扫进容器中,如果适当,首先润湿防止扬尘。小心收集残余物,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适应于该物质空气中浓度的颗粒物过滤呼吸器。

环境保护措施: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7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禁止明火。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注意收容灭火产生的废水。与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第8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名称CAS标准来源限值备注
Captan133-06-2GBZ 2.1——2007

MAC:

PC-TWA:

PC-STEL:

生物限制:

无资料

监测方法:

GBZ/T 160.1 ~ GBZ/T 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

工程控制:

避免一切接触!

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

加强通风。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通风(如果没有粉末时)。

手防护:防护手套。防护服。

眼睛防护:安全眼镜,或面罩。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第9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固体

气味: 无资料

pH值: 无资料

熔点/凝固点(°C): 178°C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C): 314.2ºCat 760 mmHg

自燃温度(°C): 无资料

闪点(°C): 2 °C

分解温度(°C): 无资料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无资料

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以1计]: 无资料

饱合蒸气压(kPa): 0.000474mmHg at 25°C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以1计): 1.74

蒸气密度(空气以1计): 无资料

气味阈值(mg/m³): 无资料

n-辛醇/水分配系数(lg P): 2.35

溶解性: 25℃时不溶

黏度: 无资料

第10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
危险反应: 加热时该物质分解,生成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和光气的有毒烟雾。
避免接触的条件: 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禁配物: 无资料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11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经口: LD50 Rat oral 9000 mg/kg

吸入: LC50 Swiss-Webster mouse (male) inhalation 4.5 mg/L/2 hr

经皮: 无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该物质刺激眼睛和皮肤。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吸入危害:

扩散时可较快地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第12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LC50; Species: Oncorhynchus mykiss (Rainbow Trout) weight 1 g; Conditions: freshwater, static, 12 deg C, pH 7.4, hardness 44 mg/L CaCO3; Concentration: 76.4 ug/L for 24 h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69.5-83.9 ug/L) /90% purity technical material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LC50; Species: Daphnia magna (Water flea); Concentration: 7.06-9.96 ppm for 48 hr /Conditions of bioassay not specified in source examined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EC50; Species: Anabaena flosaquae (Blue-Green Algae); Conditions: freshwater, static; Concentration: 1200 ug/L for 96 hr (95% confidence limit: 830-1600 ug/L); Effect: population, abundance /99.8% purity

对微生物的毒性: 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资料。

第13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化学品:

尽可能回收利用。

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 弃处置本品。

污染包装物: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处置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参见第8部分。

第14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编号危险货物编号(UN号): UN3077(仅供参考,请核实)
联合国运输名称: 对环境有害的固态物质,未另作规定的(仅供参考,请核实)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9(仅供参考,请核实)
包装类别: Ⅲ(仅供参考,请核实)
包装方法: 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例如: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海洋污染物(是/否):
运输注意事项: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第15部分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相应的规定:

组分 Captan CAS: 133-06-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止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 未列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品化学品目录(2015): 未列入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 未列入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首批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未列入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 未列入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13): 列入

第16部分 其他信息
编写和修订信息:

本版为第1.0版,按照GB/T 16483-2008、GB/T 17519-2013、GB 30000系列分类标准编制。

参考文献: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网址:http://www.ilo.org/dyn/icsc/showcard.home。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

【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http://www.echemportal.org/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

【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cameochemicals.noaa.gov/search/simple。

【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http://chem.sis.nlm.nih.gov/chemidplus/chemidlite.jsp。

【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http://cfpub.epa.gov/iris/。

【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ttp://www.phmsa.dot.gov/hazmat/library/erg。

【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

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

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

其他信息:

商业制剂中使用的载体溶剂可能改变其物理和毒理学性质。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如有疑问,请联系 sds@xixisys.com 咨询。
免责声明: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 对于本产品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 本SDS的使用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