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9-0 (4-硝基甲苯,p-Nitrotoluene Standard)

CAS号:
99-99-0
中文名称:
4-硝基甲苯
英文名称:
p-Nitrotoluene Standard
安全信息:
分子式:
C7H7NO2
分子量:
137.135981798172
管制类

4-硝基甲苯(99-99-0)名称与标识符

名称

中文别名:
4-硝基甲苯;1-甲基-4-硝基苯;对甲基硝基苯;对硝基甲苯;對硝基甲苯;4-硝基甲苯 1-甲基-4-硝基苯;对硝基甲苯标准溶液;熔点仪校正用熔点标准物;4-硝基甲苯 溶液;4-硝基甲苯(易制爆);对硝基甲苯标准溶液(1000ΜG/ML,溶剂:甲醇);对硝基甲苯标准溶液(1.04MG/ML,基体:甲醇);
英文别名:
1-Methyl-4-nitrobenzene;1-Methyl-4-mitrobenaene;1-methyl-4-nitro-benzen;4-methyl-1-nitrobenzene;4-nitrobenzene;Benzene,1-methyl-4-nitro-;nci9579;NCI-C60537;nitrotoluenos;4-METHYLNITROBENZENE;4-Nitrotoluene;4-Nitrotoluene solution;1-nitroso-4-hydroxy-benzene;4-hydroxynitrosobenzene;4-nitrosobenzyl alcohol;4-Nitrosofenol;4-nitroso-pheno;4-nitro-toluene;C-nitrosophenol;nitroso-4phenol;Nitrosophenol;para-nitrosophenol;para-nitrotoluene;p-methylnitrobenzene;P-NITROSOPHENOL;p-nitrotoluene;Quinomeoxime;quinoneoxime;p-Nitrophenylmethane;4-Nitrotoluol;para-nitrotoluol;p-nitro-toluen;PNT;Toluene, p-nitro-;p-Nitrotoluene Standard;NSC9579;CS-M3393;Mononitrotoluene;WLN: WNR D1;InChI=1/C7H7NO2/c1-6-2-4-7(5-3-6)8(9)10/h2-5H,1H;EINECS 202-808-0;HSDB 1158;NS00001022;EN300-20074;Nitrotoluene, p-;4-nitro toluene;SMR000677947;Z104476692;TOLUENE,4-NITRO MFC7 H7 N1 O2;NCGC00090790-02;P-NITROTOLUENE [MI];DTXCID203792;CHEBI:35227;4-Nitrotoluene, 99%;MLS001055386;F0001-2342;FT-0619304;BIDD:ER0243;E88IMG14EX;CHEMBL155320;AC-14710;4-NITROPHENYLMETHANE;NSC 9579;Benzene, 1-methyl-4-nitro-;4-Nitrotoluene, purum, >=98.0% (GC);NCGC00090790-01;4-Nitrotoluene 10 microg/mL in Acetonitrile;SCHEMBL73252;Tox21_201464;N0276;4NT;Nitrotoluene, p-isomer;MFCD00007366;BS-42204;BCP26111;UNII-E88IMG14EX;NSC-9579;NCGC00259015-01;p-Nitrotoluene, liquid or solid [UN1664] [Poison];CCRIS 2313;Nitrotoluenos [Spanish];SCHEMBL14468668;NCGC00254101-01;4-NITROTOLUENE [HSDB];p-Nitrotoluene, liquid or solid;Q2048380;HMS3039N17;99-99-0;FT-0673017;4-Nitrotoluene, analytical standard;1-Methyl-4-nitrobenzene;p-Nitrotoluene;BDBM50008545;CAS-99-99-0;NCGC00090790-03;EC 202-808-0;AKOS000120058;Tox21_300017;1-methyl-4-nitro-benzene;J-515893;NCI 9579;SCHEMBL7147554;DTXSID5023792;AI3-15394;4Methylnitrobenzene;1Methyl4nitrobenzene;Toluene, 4-nitro-;Nitrotoluene, para-;Toluene, pnitro;4Nitrotoluol;pMethylnitrobenzene;TOLUENE,4-NITRO MFC7 H7 N1 O2;METHYL NITROBENZENE;4Nitrotoluene;p-Nitrotoluene (ACGIH:OSHA);pNitrotoluene;Benzene, 1-methyl-4-nitro-(9CI);STL185581;NITROTOLUENE (PARA);paraNitrotoluol;4-METHYL NITROBENZENE;

标识符

MDL:
MFCD00007366
InChIKey:
ZPTVNYMJQHSSEA-UHFFFAOYSA-N
Inchi:
1S/C7H7NO2/c1-6-2-4-7(5-3-6)8(9)10/h2-5H,1H3
SMILES:
[O-][N+](C1C=CC(C)=CC=1)=O
BRN:
1906911

4-硝基甲苯(99-99-0)物化性质

实验特性

  • LogP : 2.42640
  • PSA : 45.82000
  • Merck : 6650
  • 折射率 : 1.5382
  • 水溶性 : 0.35 g/L (20 ºC)
  • 沸点 : 238°C(lit.)
  • 熔点 : 51.0 to 55.0 deg-C
  • 蒸气压 : 5 mmHg ( 85 °C)
  • 闪点 : 华氏:35.6 °F
    摄氏:2 °C
  • 溶解度 : 0.26g/l
  • 浓度 : 1000 μg/mL in acetonitrile
  • 颜色与性状 : 淡黄色结晶[1]
  • 稳定性 : Stability May be shock sensitive. Incompatible with sulfuric acid, strong bases, reducing agent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14]
  • 敏感性 : 对湿度敏感
  • 密度 : 1.392 g/mL at 25 °C(lit.)

计算特性

  • 精确分子量 : 137.04800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0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1
  • 同位素质量 : 137.047678466g/mol
  • 重原子数量 : 10
  • 复杂度 : 122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无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无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45.8Ų

4-硝基甲苯(99-99-0)安全信息

4-硝基甲苯(99-99-0)国际标准相关数据

EINECS:
202-808-0

4-硝基甲苯(99-99-0)海关数据

海关编码:
29042000
海关数据:

中国海关编码:

2904202000

概述:

2904202000 硝基甲苯。监管条件:无。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低关税:5.5%。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Summary:

2904202000 1-methyl-4-nitrobenzene。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VAT:17.0%。Tax rebate rate:9.0%

4-硝基甲苯(99-99-0)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1 步
反应条件:
参考文献:
The nitration of p-cymene with nitrogen dioxide in acetic anhydride: the isolation and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6-methyl-3-(methylethyl)-t-5-nitrato-1,r-3,c-4,t-6-tetranitrocyclohexene
Hartshorn, Michael P.; Robinson, Ward T.; Waller, A. Grant; Wright, Graeme J., Tetrahedron Letters, 1988, 29(16), 1999-2000
合成路线:1 步
反应条件:
参考文献:
The nitration of p-cymene with nitrogen dioxide in acetic anhydride
Hartshorn, Michael P.; Robinson, Ward T.; Waller, A. Grant; Wright, Graeme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9, 42(12), 2143-60

4-硝基甲苯(99-99-0)相关文献

4-硝基甲苯(99-99-0)参考资料

Reaxys RN:
1906911
Beilstein:
5,323
PubChem CID:

4-硝基甲苯(99-99-0) MSDS

基础信息

>
国标编号:61058CAS No.:99-99-0
中文名称:4-硝基甲苯英文名称:p-Nitrotoluene Standard
分子式:C7H7NO2分子量:137.135981798172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经吸入、摄入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主要损害血液、皮肤、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本品刺激皮肤及眼睛粘膜,中毒的典型症状为头痛、气短、腹痛、恶心、眩晕、呼吸困难、皮肤发蓝等,大量进入人体可严重损害肝脏并引起溶血,甚至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960mg/kg(大鼠经口);16000mg/kg(大鼠经皮)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μg/皿。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μg/皿。
  污染来源:环境中的对硝基甲苯,主要来自有机合成、涂料、三硝基苯等生产废水废气。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是另一个污染源。
  对硝基甲苯易被氧化,最终产物为苯胺,在水中可被氧化分解。对硝基甲苯遇热分解及燃烧时生有害的亚硝基蒸气。大量对硝基甲苯进入水体可产物异味,并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3194-91,水质)
对二甲按基苯甲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皮]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1mg/L
水中嗅觉阈浓度 0.003mg/kg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当对硝基甲苯洒漏在地面时,应配戴好面具、手套,仔细收集清扫干净漏物,盛放在适当的容器内,放置在远离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和硫酸的地方。当对硝基甲苯洒入水体时,应立即将被污染水体隔断,以避免污染扩散。当对硝基甲苯倾倒在土壤中时,应将被污染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用大量水洗眼睛,用水淋少全身,漱口。大量饮水,催吐,立即送往医院。沿地面加强通风,驱赶残留蒸气。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控制焚烧法处置。要保证完全燃烧。焚烧大量物料时,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 ,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 硝基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4-nitrotoluene 
中文名称 2
对硝基甲苯
英文名称 2
p-nit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79
CAS No.
99-99-0 
分子式:
C7H7NO2
分子量:
137.14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硝基甲苯
99-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5[ ]
前苏联 MAC(mg/m3)
3
TLVTN
OSHA 5ppm[ ]; ACGIH 2ppm,11mg/m3[ ]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结晶。
pH
熔点 ( )
51.9
沸点 ( )
238.3
相对密度 ( =1)
1.29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4.72
饱和蒸气压 (kPa)
0.13(53.7)
燃烧热 (kJ/mol)
3714.3
临界温度 ( )
无资料
临界压力 (MPa)
无资料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 )
无意义
引燃温度 ( )
390
爆炸上限 %(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 %(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1960 mg/kg( 大鼠经口 ) 16000 mg/kg( 大鼠经皮 )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058 
UN 编号:
1664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液态: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固态: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2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6.1 类毒害品。其它法规:邻、对硝基甲苯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39-83)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 修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