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编号: | 32130 | |||||||||
CAS: | 123-86-4 | |||||||||
中文名称: | 乙酸正丁酯 | |||||||||
英文名称: | 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 | |||||||||
别 名: | 醋酸正丁酯;乙酸丁酯 | |||||||||
分子式: | C6H12O2;CH3COO(CH2)3CH3 | |||||||||
分子量: | 116.16 | |||||||||
熔 点: | -73.5℃ 沸点:126.1? | |||||||||
密 度: | 相对密度(水=1)0.88? | |||||||||
蒸汽压: | 22℃ |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
稳定性: | 稳定 |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 |||||||||
危险标记: | 7(中闪点易燃液体) | |||||||||
用 途: |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3100mg/kg(大鼠经口);LC50948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3300ppm×短暂,对眼鼻有明显刺激;人吸入200~300ppm×短暂,对眼、鼻有轻度刺激。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猫吸入4200ppm,6小时/天,6天,衰弱,体重减轻,轻度血液变化。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羟胺-氯化铁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