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含强致癌物,传统氯消毒危机四伏
2016年12月06日 17:23 化工日常
自来水含强致癌物,传统氯消毒危机四伏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自1015自来水被曝检出致癌物的新闻后,成都的桶装矿泉水销量直线上升,不少市民加入到“桶装矿泉水做饭煲汤”阵营。

       那么, 桶装矿泉水做饭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四川新闻网21日发起的《遭遇致癌隐形杀手,你选择用什么水做饭?》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市民考虑用桶装水做饭;69%网友认为,每天3元矿泉水做饭并不贵。

       到底自来水中致癌物是什么?看看专家的说法!

 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强致癌物——亚硝基二甲胺

       本月14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超透露,通过对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155个点位(自来水厂、家庭水龙头和水源水)采集164个水样中,检测出强致癌物——消毒副产物NDMA(亚硝基二甲胺)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NDMA平均浓度分别为11ng/L13ng/L,水源水中的NDMA生成潜能平均为66ng/L。其中,四川省五大流域有38%的监测断面水质不达标,全国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检出率是美国环保局2012年大规模数据的3.6倍。

       亚硝胺是一类强致癌物,对眼睛、皮肤的刺激,更可通过皮肤吸收,严重可引起的肝、肾、肺等的恶性肿癌。20世纪末人们开始进行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研究。前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硝胺与中国某些区域的消化道癌症密切相关。 

       在这一事件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陈超副研究员呼吁:“饮用水中的亚硝胺问题有紧迫性,需要尽快研究和进行工程改造!”

        目前,我国自来水一般采用传统的氯化消毒方式,主要包括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保障了饮水免受细菌等传染病的污染,但是也给饮用水带来了难以去除的消毒副产物危害。目前,在水体中检测的消毒副产物有300多种,有几十种能致癌、致畸、致突变,导致人体免疫力和生育能力下降等危害,具体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卤代氰、卤代酮、卤代醛、卤代酚和强致突变物3-氯-4-(二氯甲烷)-5-经基-2(5)H-吠喃酮(MX)等。本事件中的亚硝胺亦是其中一类。

       新一代高级氧化消毒技术,水王子单过硫酸氢钾饮用水消毒在有效抑制消毒副产物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安全、不然不爆的粉剂溶于水后,产生多种具有强氧化能力的高效杀菌成分,广谱杀菌,灭除藻类,降解各种化学污染的有机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使用后消毒副产物含量远远低于传统氯化消毒,水质标准完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原水和炭后水中投加不同消毒剂后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

 

原水和炭后水中投加不同消毒剂后卤乙酸(HAAs)的生成量

——研究结果来自清华大学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的副产物生成特性及其遗传毒性研究》。

 

    从上述结果可见,单过硫酸氢钾饮用水消毒粉运用于传统氯化消毒,消毒副产物含量远远低于传统次氯酸钠消毒,更加安全、放心!

       目前,据网络4853名网友统计中,69%的人员选择每天花费3元用桶装水做饭!饮水专家赵飞虹、李复兴更建议,为了家人的健康,建议市民进行科学分类用水法,采用矿泉水作为做饭、泡茶、饮水只用,而自来水仅仅作为洗澡、洗碗等用途。

        科学分类用水法在饮水专家的倡导下,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模式在流行!在此同时,也将自来水无情的打入冷宫!正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陈超副研究员所倡导,自来水消毒方式已经危及四伏,处理工艺若不进行改造升级,自来水终将被取代,换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激发社会矛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