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他们能够测定血液样本中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率就可以迅速诊断脓毒症
2018年03月22日 10:16 化工日常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他们能够测定血液样本中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率就可以迅速诊断脓毒症

目前诊断脓毒症的方法精确度不足,往往导致误诊。微生物学检测虽然可以诊断,但耗时太长,使得医生无法及时做出决策。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的标志,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他们能够测定血液样本中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率,就可以迅速诊断脓毒症。
为了测试他们的设备,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时间从重症监护患者身上采集血液样本,并确定了五个中性粒细胞参数,用于区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的血液样本。他们用另一个的患者验证了这个设备。对于这两个队列的42名患者,检测的敏感性达到97%,特异性达到98%。
将一滴血滴入微流体设备的中央室中,中性粒细胞进入四周的通道迷宫,而红细胞及其他组分留在中央室。中性粒细胞在通道中的迁移模式可以区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的患者。
这项检测的惊人表现让我们关注到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一直以来,人们都怀疑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中发挥作用,但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工具却是简陋的。未来,麻省总医院计划开展更大更多样的研究。
如果在人类细胞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处理受损蛋白的功能也一样重要,有可能通过刺激这些酶,由此细胞会抵制受损蛋白的累积,可以阻止或至少推迟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病一类疾病的发病。
在衰老过程中,机体的功能逐渐衰退。这表现在从皱纹、代谢下降到心脏功能缺陷一切的事物中。这种伤害是由细胞内部逐渐累积的损伤所引起,并最终导致机体功能丧失及死亡。
种类型的损伤发生在细胞的蛋白质上。蛋白质是细胞中的驮马,执行着许多重要的功能。随着细胞变老,越来越多的受损蛋白累积。这些受损蛋白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这会对细胞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促成其衰退。
研究人员通过证实只小幅度增加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的量就可显著延长酵母的寿命,研究人员现在进一步将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活性与衰老过程联系起来。
我们和其他的研究人员证实,在酵母、果蝇和线虫中减少热量摄取可通过刺激过氧化物还原酶活性来减慢衰老。这非常的有意思,因为研究证实当减少卡路里(糖类和蛋白质)的数量时,从线虫到猴子许多不同生物的寿命都比预期显著延长。但我们对相关机制仍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又调查了人类脂肪肝患者样本,发现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和水平都有所升高,然而,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水平却发生显著减少。这项研究揭示了AhR和对肝脏水平的隐藏调节作用,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其他循环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