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助力健康宝宝出生
2024年03月27日 12:04 生物.医药.天然产物

?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教授梁晓燕团队宣布全球首次应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成功阻断端粒融合型环状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现健康宝宝已满百天。这是国际上首次通过改进后的基于链读测序的长片段二代测序技术,成功实现端粒融合型环状染色体的单体型构建。

小雪(化名)夫妻中女方染色体异常(携带环状染色体),男方基因变异,想要生育一个完全健康的孩子非常困难。环状染色体是人类很罕见的一类染色体结构畸变,携带者一般生育率较低,会承受不孕不育、反复流产或生育畸形儿等风险。同时,小雪夫妇均为新发变异,无法通过双方父母的信息构建单体型,从而给胚胎的诊断带来了挑战。

针对环状染色体检测,梁晓燕团队开发了基于链读测序的长片段二代测序技术。常规二代测序长度约为单端0.15kb,而人类染色体头尾2个端粒的平均长度为18~30kb,因此常规二代测序无法跨越2个端粒融合区域进行检测。经过技术改良后,此例测序长度平均值大于30kb,且碱基准确性比较高,可检测到大量跨越端粒融合区域的长片段DNA分子,从而确认了环状染色体的结构。

此外,通过标记、筛选分类,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17号环状染色体携带的单体型、正常染色体的单体型以及男方新发致病突变基因的单体型。随后,团队对胚胎进行了一体化PGT检测,成功判断了胚胎环状染色体及致病基因变异的携带情况,在11枚胚胎中获得了1枚染色体和基因均正常的胚胎。

据介绍,2023年12月7日,国际首个“染色体脱环”宝宝顺利诞生,且各项相关评估及检查均正常。目前,梁晓燕团队基于这类环状染色体构建单体型的技术方法已申请技术发明专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声明: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