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肿瘤学》:有效率超5成!奥希替x化身EGFR罕见突变治疗“独角兽”
2024年11月09日 00:40 化工日常
奥希替x中间体

“独角兽公司”的概念,相信大家应该都熟悉,它们往往能率先在一个领域冲出新天地,而且成功模式难以复制。为啥奇点糕要叨叨这个呢?因为JAMA Oncology期刊刚刚发表的一项最新临床研究,名字也叫做“独角兽”(UNICORN)。



而看完研究内容,奇点糕必须得竖个大拇指,这项研究的名字取得实在太贴切了,它的主角——奥希替x,不就是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里的“独角兽”,书写了一段又一段的成功故事吗?而且这一回,奥希替x可以惠及的患者范围又要扩大啦!



对于EGFR突变中的多种“罕见突变”(除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外),奥希替x在这项临床II期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疗效,治疗携带突变晚期患者整体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5%(22/40),且达到缓解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22.7个月,不论罕见突变是孤立突变还是复合突变,奥希替x都有良好的疗效,能够为EGFR罕见突变患者雪中送炭[1]!



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EGFR突变中的罕见突变,主要是指不属于两大类常见敏感突变,即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Del19)、21号外显子L858R替换突变的其它EGFR突变,它们加在一起约占全部EGFR突变的15-20%,常见类型有发生于18-21号外显子上的G719X、S768I、L861Q突变,以及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exon20ins)大家族等等。



图片


EGFR罕见突变的主要类型


(图片来源:Healio)



都说在癌症精准靶向治疗时代,靶向治疗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落下任何一类罕见突变患者,但EGFR罕见突变患者的精准治疗,发展却实实在在是落后的:因为突变体蛋白结构特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靶向药对EGFRexon20ins大多疗效很差;而对其它罕见突变,既往也只有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x展现了还算不错的疗效[2]。



那么作为第三代EGFR-TKI的“领头羊”,奥希替x能不能更好地满足EGFR罕见突变患者的治疗需求呢?日本学者由此启动了本次UNICORN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40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以80mg QD剂量的奥希替x展开一线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ORR,次要终点则包括治疗失败时间(TTF)、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DoR和安全性。



入组患者的EGFR罕见突变类型,主要是此前提到的G719X(n=20)、S768I(n=10)、L861Q(n=8)等,而且有18例患者的EGFR突变属于复合突变,即罕见突变与其它常见/罕见EGFR突变同时存在,这也符合既往研究报告的EGFR罕见突变整体特征。



本次UNICORN研究报告的疗效数据,是对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7个月时的分析,仍有15例患者在继续奥希替x治疗;共有22例患者经奥希替x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14例患者病情稳定(SD),对应55%的治疗ORR和90%的疾病控制率(DCR),奥希替x治疗孤立突变和复合突变患者的ORR则分别为45.5%和66.7%。



图片


奥希替x对EGFR罕见突变患者的缩瘤“瀑布图”



全部患者接受奥希替x治疗后的中位PFS为9.8个月,中位TTF为9.5个月,但达到缓解患者的中位DoR则长达22.7个月,说明能在奥希替x治疗后实现缓解的患者,治疗获益往往能够长期维持,这一中位DoR数据也比阿法替x在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中的表现更好[3];奥希替x的治疗安全性则与此前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图片


奥希替x对EGFR罕见突变患者的缩瘤“游泳图”



亚组分析则显示,奥希替x治疗孤立或复合EGFR罕见突变的疗效整体并无明显差异,但治疗ORR较高、中位DoR相对较长的EGFR罕见突变类型以L861Q、S768I和含G719X的复合突变为主,而G719X孤立突变对治疗的应答不佳。



换句话说,奥希替x也不能“包治”所有EGFR罕见突变,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在作用机制层面明确哪些罕见突变更适合奥希替x治疗,哪些可能使用阿法替x或其它在研EGFR-TKI,本次研究40例患者的样本量,实在还不足以把这些问题全面阐明,未来还是要期待真实世界研究。



本次UNICORN研究报告的疗效数据,也与今年欧洲学者报告的另一项“独角兽”真实世界研究[4]吻合,足以支持奥希替x成为EGFR罕见突变晚期患者一线治疗的全新选择,助力患者实现长期病情控制和生存。罕见突变的出现也许比较孤单,但靶向治疗就是要惠及所有患者才行啊。


参考文献:


[1]Okuma Y, Kubota K, Shimokawa M, et al. First-Line Osimertinib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NSCLC and Uncommon EGFR Mutations: The UNICORN Phase 2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Oncology, 2023.


[2]Yang J C H, Schuler M, Popat S, et al. Afa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NSCLC harboring uncommon EGFR mutations: a database of 693 cases[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0, 15(5): 803-815.


[3]Yang J C H, Sequist L V, Geater S L, et al. Clinical activity of afa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harbouring uncommon EGFR mutations: a combined post-hoc analysis of LUX-Lung 2, LUX-Lung 3, and LUX-Lung 6[J]. The Lancet Oncology, 2015, 16(7): 830-838.


[4]Bar J, Peled N, Schokrpur S, et al. UNcommon EGFR mutations: international case series on efficacy of osimertinib in real-life practice in First-LiNe setting (UNICORN)[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3, 18(2): 16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