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ISA的基本原理是:
ELISA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 抗原(或抗体),而且此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其酶活性;
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 抗原(或抗体),而且此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其酶活性;③测定时将受检标本(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 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再用洗涤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最后结合 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的抗体或抗原量成一定比例;再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后变为有色产物,根据其颜色反应的 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了解被测标本中抗体或抗原含量。
③测定时将受检标本(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 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再用洗涤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最后结合 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的抗体或抗原量成一定比例;再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后变为有色产物,根据其颜色反应的 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了解被测标本中抗体或抗原含量。ELISA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测定。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其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中 除正常反应外,有时常可见到一些错误结果(即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引起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主要有:①标本因素;②试 剂因素;③操作因素。本文就标本因素对ELISA测定的影响做如下讨论。 血清是常用的ELISA标本,血浆一般可视为与血清同等的标本,标本引起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主要是干扰性物质所致,分为内源 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两种。
ELISA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测定。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其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中 除正常反应外,有时常可见到一些错误结果(即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引起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主要有:①标本因素;②试 剂因素;③操作因素。本文就标本因素对ELISA测定的影响做如下讨论。 血清是常用的ELISA标本,血浆一般可视为与血清同等的标本,标本引起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主要是干扰性物质所致,分为内源 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两种。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 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1. 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2. 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2. 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3. 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3. 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4. 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4. 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5. 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5. 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试剂盒性能
试剂盒性能1. 准确性:标准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大于等于0.9900。
1. 准确性:标准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大于等于0.9900。2. 灵敏度:zui低检测浓度小于1.0 pg/mL。
2. 灵敏度:zui低检测浓度小于1.0 pg/mL。3. 特异性:不与其它可溶性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
3. 特异性:不与其它可溶性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4. 重复性:板内、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
4. 重复性:板内、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5. 贮藏:2-8℃,避光防潮保存。
5. 贮藏:2-8℃,避光防潮保存。6. 有效期:6个月
6. 有效期:6个月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1. 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临床实验或人体实验,否则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本公司概不负责。
1. 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临床实验或人体实验,否则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本公司概不负责。2.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实验者违反说明书操作,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2.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实验者违反说明书操作,后果由实验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