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引言 1970年,康宁公司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根衰减低于20dB/km的石英玻璃光纤—这个20dB/km的数据,当时被认为是光纤可用于通信的阈值,也是由高锟博士计算确定的,而当时已有的玻璃光纤的衰减高达1000dB/km以上,因衰减太高, 不能用于通信。此后不久,也是在1970年,第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实现了室温工作。这样,光源和传输介质问题的解决有望,全世界因此而雀跃!从此拉开了光纤研制和光纤通信研究的序幕,开始了现代光纤通信的发展。 国际上光纤通信研究拉开序幕之时,正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筹建之时。因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WRI)建立之初(1974年),就将光纤通信研究确定为主攻方向。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WRI发起组建的,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纤光缆产业是在WRI的光纤光缆研究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值此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纤光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刻,本文简要回顾烽火通信的主要产品之一—多模光纤的发展历史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二、多模光纤的历史与发展 回顾多模光纤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成三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1971~1980年期间,是多模光纤的研究开发期。在此期间,国际上逐步淘汰了传统的双坩埚工艺,开发了MCVD、OVD、VAD、PCVD等四种化学汽相沉积预制棒新工艺;从多组分氧化物玻璃光纤转向石英玻璃光纤;研究了多模光纤传输理论与光纤设计,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开发了通过微分模时延(DMD)测量结果的分析来优化预制棒工艺提高多模光纤带宽的关键技术; 进行了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现场试验;建立了50/125祄梯度多模光纤(以下简称50祄-MMF)工业标准;50祄-MMF投入规模生产。 有代表性的是康宁公司的Wilmington光纤厂1979年1月投产以及AT&T公司Atlanta光纤厂1979年4月扩建,次年投产。 1980年的全球光纤年产量不足10万km,100%是多模光纤。这是光纤产业的开端。在随后的20年中,MMF的年产量迅速增加,2000年达到400万km(参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