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氏菌酶底物法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for escher) 是指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 β-半乳糖苷酶 (β-D-galactosidase) 分解色原底物释放出色原体培养基呈现颜色变化,并能产生 β-葡萄糖醛酸酶 (β-glucuronidase) 分解荧光底物释放出荧光产物,使菌落能够在紫外光下产生特征性荧光,以此技术来检测大肠埃希氏菌的方法为大肠埃希氏菌酶底物法。
本法可在 24h 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的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可能数 (MPN) 值。可同时检测总大肠菌群,方法见 82.6.3。
仪器和装置
紫外光灯 6W、波长 366nm 的紫外灯,用于观测荧光反应。
其他仪器同 82.6.3。
培养基与试剂
培养基与试剂同 82.6.3。
检验步骤
检验步骤同 82.6.3。
结果观察与报告
1) 结果判读。结果判读同 82.6.1,对照表82.5 与表82.6。水样变黄色同时有蓝色荧光判断为大肠埃希氏菌阳性,水样未变成黄色而有荧光产生不判定为大肠埃希氏菌阳性。
2) 定性反应。将经过 24h 培养颜色变成黄色的水样在暗处用波长为 366nm 的紫外光灯照射,如果有蓝色荧光产生判断为阳性反应,表示水中含有大肠埃希氏菌。水样未产生蓝色荧光判断为阴性反应。结果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或未检出报告。
a.10 管法。将培养 24h 颜色变成黄色的水样的试管在暗处用波长为 366nm 的紫外光灯照射,如果有蓝色荧光产生则表示有大肠埃希氏菌存在。
计算有荧光反应的试管数,对照表82.4 查出其代表的大肠希氏菌最可能数。结果以MPN /100mL 表示。如所有管未产生荧光,则可报告为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
b.51 孔定量盘法。将培养 24h 颜色变成黄色的水样的定量盘在暗处用波长为 366nm的紫外光灯照射,如果有蓝色的荧光产生则表示该定量盘穴中含有大肠埃希氏菌。
计算有荧光反应的孔穴数,对照表82.5 查出其代表的大肠埃希氏菌最可能数。结果以 MPN/100mL 表示。如所有孔未产生荧光,则可报告为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