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生化机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电子传递链”与“ATP合成”这两个代谢流之间存在偶联机制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这个太有难度了,既然是电子传递链,这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ETC)是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所有组成成分都嵌合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类囊体膜或其他生物膜中,而且按顺序分段组成分离的复合物,在复合物内各载体成分的物理排列也符合电子流动的方向.其中线粒体中的电子传杆养迅车如品递链是伴随着营养物质的氧化放能,又称作呼吸链.
1961年,P.Mitchell提出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sis), 线粒体膜上电子传递过程中ATP形成的机理 1978年的诺贝尔奖。要点: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电子传视飞水验体坐演免脚父挥递体顺序排列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其中很多电子传递体和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喜帝限更都冲初个3个电子传递体和蛋白质的复合体。这3个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地铁逐担毛少陆算费湖位是固定的。除传递电子外,还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将质子泵入膜间腔中,使得在膜间用技办从教士五腔和基质之间形成一个电化学梯度,膜间腔内的质子通过ATP合成酶复合体进入基质,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ATP。每两个质子穿过线粒体内膜所释放的能可合成1个ATP分子。带计织季都村五衣一个NADH分子经过电子传递链后,可积累6个质子,可生成3个ATP,而一个FADH2分子只可生成2个ATP分子。包括一个质子通过有选择性透性的线粒体内膜的过程,又包括一个化学合成加帮区,即ADP—>ATP的过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