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荧光的机理和荧光探针原理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wangya862003

1.3荧光分子探针识别机理

1.3.1光诱导电子转移[4,12](PhotoinducedElectronTransfer,PET)

典型的PET体系是由包含电子给体的识别基团部分R(reseptor),通过一间隔基S(space)和荧光团F(fluorophore)相连而构建。其中荧光团部分是光能吸收和荧光发射的场所,识别基团部分则用于结合客体,这两部分被间隔基隔开,又靠间隔基相连而成一个分子,构成了一个在选择性识别客体的同时又给出光信号变化的超分子体系。荧光探针中,PET荧光团与识别基团之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对荧光有非常强的淬灭作用,因此在未结合客体之前,探针分子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一旦识别基团与客体相结合,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受到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断,荧光团就会发射出强烈荧光(图1-1)。PET荧光探针作用机制可由前线轨道理论来说明(图1-2)。由于与客体结合前后,荧光强度差别非常大,呈明显的“关”“开”状态,因此这类探针又被称做荧光分子开关。、

图1-1PET荧光探针的一般原理图LUMO

图1-2PET荧光探针的前线轨道原理图

已报道的PET荧光分子探针中,多数都是以脂肪氨基或氮杂冠醚作为识别基团。Silvade研究小组利用多种荧光团设计了大量该类PET探针用于氢质子、碱金属阳离子识别。化合物1是一个简单的PET荧光分子探针,在甲醇中和K+络合后,荧光量子产率从0.003增加至0.14。钱旭红等设计的PET荧光探针(化合物2),对氢质子有很好的识别作用,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