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青鱼、草鱼、鲢鱼、鲤鱼和鳙鱼等淡水鱼的胆汁中也含有氰甙。这些鱼类的胆汁中含有胆汁毒素,其主要成分是组胺、胆盐和氰甙等。胆汁毒素耐热,且不被乙醇破坏,故食用蒸熟的鱼胆或用酒冲服鲜胆,仍可发生中毒。其作用机理是胆汁毒素严重损坏肝、肾,造成肝脏变性坏死和肾小管损害;脑细胞受损,发生脑水肿;心血管与神经系统亦有病变。因上述鱼的胆汁毒素毒性较大,无论何种食用方法均不能去除毒素,故去掉鱼胆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