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什么药治疗有效?求教!

手腕疼,肿,遇冷加重…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寒症”(寒痹)和“热症”(热痹),否则治疗会适得其反。所谓“寒症”,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肢体畏寒、发凉和发冷,得温后痛减,遇寒加重,多为各种关节炎的慢性期。 “热症”,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渴、舌黄等,多为各种关节炎的急性期。因此,“寒症”者不能使用“寒性”中成药,需用“热性”药;相反,“热症”者不能用“热性”中成药,需用“寒性”中成药。 1     属于“寒性”的中成药包括:滑膜炎颗粒、白芍总苷、雷公藤制剂和清风藤制剂。其中滑膜炎颗粒的寒性作用较强,适合于关节炎急性期,而白芍总苷有养血保肝作用及弱的免疫抑制作用,适合于干燥综合症、有关节症状但难以确诊的疾病,其安全性高,适于长期用。2    属于“热性“的药物包括尪痹冲剂、风湿液、追风透骨丸、复方玄驹胶囊、仙灵骨葆、强骨胶囊、骨疏康和草乌甲素片等。其中,仙灵骨葆的配方较好,虽然属“热性”药,但也有一些清热成分,故热性较低,适于长期用。中医治疗1-热邪迫络【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2-风热湿浸【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透表清热,化湿通络,,【方药】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3-脾肾阳虚【症状】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肌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驼背,腰膝酸软,尿多便痛,舌淡,脉沉弱。 【方药】附子6克,公丁香4克,桂枝4克,干姜6克,生姜3片,羌活6克,独活6克,陈皮6克,苍术9克,白术9克,红枣5枚,党参9克,牛膝9克,苏叶6克,苏梗6克外敷,    防己30g,威灵仙30g,苍术30g,马钱子10g,生川、草乌各10g,南星10g,生姜40g,当归30g,木瓜30g,牛膝30g,樟脑30g,红花30g,防风30g,生半夏7g,生附子6g,桂枝35g。将上药共研末,用酒拌湿,装入布袋。将药袋围摊于关节周围,缠扎,外用热水袋热熨30分钟,每日3~4次。本法适于遇冷加重的寒痛。特别提醒:此药毒性大,用后要认真洗手。此方严谨内服。 8、热敷疗法 生川、草乌各30g,乌附片30g,当归30g,丹参30g,白芥子30g,生麻黄15g,干姜15g,桂枝12g,木通12g,白芍20g,细辛10g,乳香、没药各10g,三七5g,麝香0.5g(另包),虎力散4支(云南个旧市制药厂生产),马钱子散2包(山西历城制药厂生产),葱白4跟,白酒适量。制用法:除麝香外,全部中药共研细末,将马钱子散和虎力散掺入,再将葱白捣烂均匀和入,后入白酒,调成稀糊状,入锅内炒热至不灼伤皮肤为度。入麝香0.25g和匀,以约0.5cm厚度摊于辅料上,趁热敷于患处,外以绷带固定。注意事项:严谨内服;若为湿热痹痛,禁用此方;敷药可采用晚敷晨去法;上药一剂可重复使用5~7次,每次重复使用时,需按上法加入麝香、葱白和白酒,随炒随用;患部皮肤如果起泡,则应立即停药,局部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破溃感染。本方只适用于寒邪偏胜者。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