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肾脏是人和高等动物烧德划比起代水的主要排泄器官,它将施证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分解后形成尿液,经输尿管输对击里只北煤出体外。肾脏的主要功能除了排泄废物以外,还包括调节体液、维持水电解质以及来自酸碱的平衡等,它使人体内细胞周围环境维持恒定,以保障新陈代谢正常思开进行。
<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
这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由于压力关系,会滤出一种和血浆一样但不含蛋白质的液体,叫“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肾小管将其中绝大部分水、全360问答部的糖和一部分盐重新吸敌春收,送回血液中,大部分氮则不再吸回。剩下的含有残余物质的浓缩液体就是尿,约占原尿的1%。正常人1业承罪距格和谁引验星天尿量为1000~2000宽阶让一注毫升,一般呈淡黄色,比重在毛题知1.003~1.030之间。比重过角四取核诗势高、过低或固定不变,尿量过多或单封个资血过少均表示有肾脏功能不全的可能。
[尿液生成的三个步骤]
滤过:正常调推识告表好怕器人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量约1200毫升。当人体血液流经菜到小评晶土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从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中。
重绝吸收:滤过的液体经肾小囊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许多可被身氧程血治体利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回司宪血液中。
分泌:肾小管和身美获战观缩处煤后集合管上皮细胞可将周围毛细血管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切物质,分泌至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出外,血浆中的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小分子蛋白质)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肾小球滤液进入小管后,称为小管液。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将全部或部分地被重吸收回血液中。
<排泄尿液,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肾脏将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如肌酐、尿素、尿酸等含氮物质及磷酸盐、无机硫酸盐等通过尿液代谢排出体外,使这些废物不会在体内蓄积。通过相同的途径,肾脏还能将进入人体内的有毒物质和药物排出体外。
<维持人体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肾脏对水的重吸收率很大,如果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率稍有改变,尿量的变化就会很大。例如,水的重吸收率减少l%,尿量可增加1倍。所以,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率。这种重吸收的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近端小管重吸收,是伴随血浆滤过液中的溶质成分的吸收而被吸收的,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另一部分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可根据体内是否缺水来调节变化,这对维持人体体液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正常人每天需从尿中排出3~5克钠盐,这对人体维持细胞外液的钠浓度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肾脏具有很强的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肾脏排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氨的排泄、可滴定酸的排泄及碳酸根的重吸收,三者之和称之为“净排酸”。此外,许多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如身体酸碱平衡改变、体液容量变化等)、局部因素(如小管血流、小管液成分改变、pH值的变化等),以及某些体液因子、多肽激素等都对肾脏的酸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调节血压>
由肾脏分泌的肾素可使血压升高。当钠被限制摄入或缺乏时,会导致血浆容量减少,肾脏血液灌注压力降低;当直立体位时,肾素从细胞中分泌出来,可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脱肽而成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换酶的作用成为血管紧张素Ⅱ,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
同时,肾脏分泌的前列腺素又具有使血压下降的功能。前列腺素主要是通过增加肾皮质血流量来利尿排钠,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最后扩张血管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分泌肾素>
肾素是一种分子量为40000的蛋白水解酶,其主要是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进行合成、储存和分泌。肾素的作用为:
收缩血管,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分裂。
增强心肌收缩,促使心肌肥厚。
参与肾脏动力学调节,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能力。
促使肾上腺醛固酮分泌增加。
促使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如多肽的产生。
作用中枢产生口渴感,促使儿茶酚胺等释放。
<分泌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因其最早在前列腺中发现而得名,后来在人体的精囊、肺、肾、脑、胃、肠等几乎全身各部位组织细胞里都发现了前列腺索。其主要作用有:
对肾血循环的影响:前列腺素E2、前列环素可使肾血管扩张,血栓素A则使肾血管收缩。
对氯化钠的排泄的影响:前列腺素E2、前列环素都可使尿钠排泄。
对水排泄的影响:前列腺素可引起水排泄增加。当肾脏功能出现问题时,前列腺素分泌减少,这是导致肾脏高滤过及高灌注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肾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促进原始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加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促进骨髓网织红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在一定时期内,贫血的程度与肾衰程度成正比,其血液、尿液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均降低,此时如果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纠正肾性贫血。
<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
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肾脏转变为1,25一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肾脏的皮质细胞含有1位羟化酶,维生素D先在肝脏25位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25一羟维生素D3。,再在肾脏1位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1,25一二羟维生素D3,即活化的维生素D3。它能促进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使骨钙转移;促进骨骼生长及软骨钙化;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排出减少;抑制甲状旁腺素(PTH)的分泌。
有其他疑问,可以直接点击 《专家提供》后面的图片,进行客服直接对话,帮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