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五分之三左右。在基岩山区,以残积、坡积和近代冲积、洪积为主。岩性为亚黏土、碎石、砂、砂砾石层等。在平原和盆地中分布广、厚度大,根据沉积特点的不同,分四个地区简述如下。
1.豫西黄土命坐配材顺心似地区
主要包括灵宝—三门峡、洛宁—新安、洛阳—郑州等地色灯为区。下更新统(Qp1)为冲湖相沉积的棕红色、灰绿色黏土、亚黏土、泥质砂、砂砾石等,出露于河流两侧和深切的冲沟中。灵宝—三门峡一带发育较好,据钻孔揭露,厚度达300~500m。中更新统(Qp2)分布于郑州以西的广大地区,岩性主要为黄土状亚砂土、亚黏土夹古土壤层,底部常有砂砾石透镜体,厚度各地不等,一般大核军道争探于50m。上更新统(Qp3)主要分布在黄河两侧和嵩山周围,太行山南麓亦有台露比孩音脱直进分布。下部为早期黄土类土夹2~3层古土壤,底部常有砂、砂砾石层。裂白式验四向上部黄土呈灰黄色,结构松散,顶部可见一层灰黑色埋藏土。以风积为主,一般厚5~10m,最厚可达70m。全新统(Qh)主要为近代河流冲积层,在河床两侧主要异志出图存器是由粉细砂或砂砾石以及亚砂土组成漫滩相。断续分布的一级阶地则由松散的黄土类亚砂土和亚黏土互层组成,多夹有具明显层理的砂和砂砾石层。
黄土是在比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粉土含量大于50%,具多孔性,有显著垂直节理,富含钙质结核,古土壤层发育,中更新统古土壤层可多达13层。矿物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有云母、角闪石、电气石、磷灰石等多种含氟矿物(表2-12)。在荥阳董村、新郑张河采集的重砂样(粒径范围0.25~0.04m面路服鲁观凯语m)分析结果表明,云母含量也较高,分别达4.75%和4.30%。黄土中的粗粒矿物一般为次棱角状到棱角状,表面比较新鲜,较少受到风化。黄土呈碱性反应,pH值为7.5~8.5,其中古土壤一般为7.0~7.5。易溶盐以碳酸盐为主,氯化物、硫酸盐次之,碳酸钙的含量一般为10%,古土壤上部含量极乱岁伤微,其底部结核层中碳酸钙含量剧增。黄土的氟含量较高,一般为500~800mg/kg(表2-13)。
表2-12 渑池黄土部分矿物含氟量升京担将名烈队轮八 单位:%
表2-13 黄土中的总氟含量 单位:mg/kg
2.黄卫平原地区
黄卫平原地区包括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卫河冲洪积平原。下更新统(Qp从情范清研并间出校振危1)为绿色、灰绿色硬质黏土及砂、砂砾石层,以湖积、冲积-湖积相为主,厚40~80m。中更新统(Qp2)上部以黄褐色黏土为主夹砂层透镜体,下部有灰白色砂砾石层。黏土中含大量钙质结核,厚20~70m。上更新统(Qp局留喜评黑试药构走3)以河流相为主,为黄褐色棕黄色含钙质结核亚砂土、亚黏土及砂、砂砾石层,厚30整触~50m。全新统(Qh)广泛分布,有冲积和风积两种参各留突色分准找。冲积层在山前地带伟范他子村源为黄褐色亚砂土及砂层,底部有砂吃序石矿解砾石层夹黏土透镜体。向东延展为黄色、淡黄色亚砂土、粉细砂、中细砂互层夹亚黏土、黏土透镜体,厚度一般为10~40m。风积层分布于黄河故道附近,为淡盐胶季大司促土工酒黄色细砂、粉细砂组成的沙丘,厚度不超过20m。
黄河冲积平原的全新统堆积物中,分布有云母、角闪石、磷灰石、电气石等多种含氟矿物。易于水解的云母类含量较高。例如,内黄井店在粒径0.25~0.04mm的重砂中云母含量为5.84%,孟津黄河滩矿物分析结果为4.13%,豫东风积砂样镜下鉴定为0.1%~1.87%,扶沟东蒋洼重砂分析结果则达90%以上(表2-14)。
表2-14 扶沟东蒋洼近期黄泛堆积物含氟矿物及氟含量
全新统松散堆积物氟士候编将费续免位云击愿含量情况在扶沟地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不同岩性沉石的总氟测定结果见表2-15。
表2-15 各种土的总氟含量
从表2-15中不难看出,总氟含量与颗粒组成有密切关系,即随着颗粒变细而含量增加。包气带黏土、亚黏土、亚砂土水溶性氟含量一般为3~10mg/kg,最大可达12mg/kg。与总氟一样,随颗粒变细而含量升高。
3.淮河平原地区
淮河平原地区包括淮河冲湖积平缓平原、桐柏—伏牛山前冲洪积缓倾斜平原和大别山前缓倾斜平原。下更新统(Qp1)仅在信阳五里店有出露,据钻孔揭露,以湖相沉积为主,岩性为灰绿色黏土、亚黏土、泥质砂、泥质砂砾石层及砂层,厚100~160m。中更新统(Qp2)出露在淮河南的垄岗地区,多为棕红色、棕褐色黏土、亚黏土、黏土碎石夹泥质砂砾石透镜体,厚20~40m,淮河以北可能属冲洪积相,以南可能属冰碛或冰水沉积。上更新统(Qp3)分布较广,属冲湖积或湖积相,为灰黄色、浅黄色、黑灰色亚砂土、亚黏土夹砂、砂砾石层,上蔡和店厚达100m,近山地带多为棕黄色黄土状亚砂土。全新统(Qh)呈带状分布于近代河床两侧,为淡黄色、黄褐色亚砂土。岗间河床两侧则以砂、砂砾石及亚砂土组成,厚度小于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