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剂药害解决方法

网友 2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玉米除草剂常见药害及处理方法 常见玉米除草剂要害 1、乙草胺药害 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2、2,4-D-丁酯药害 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玉米气生根发育畸形,根系弱小,茎明显变细,生长矮缩。 3、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药害 叶片叶绿素受到破坏,老叶片上出现白斑、干枯,严重的整个植株呈现白苗。 4、烟嘧磺隆药害 药害症状:施药3-4天后表现心叶变黄、失绿,严重时其它叶片依次变黄。 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七大注意事项 一、喷药时间 由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喷施后需要2~6个小时的吸收过程,在这2~6个小时中,药效发挥好不好(也就是除草效果是否理想)与气温和空气湿度关系十分密切。在气温高、天气旱的上午、中午或下午喷药,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药液挥发快,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使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的量受到限制,吸收量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除草效果;同时在高温干旱时喷药,玉米苗也易发生药害。最佳喷药时间是傍晚六点以后,因为这时喷药,施药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药液在杂草叶面上呆的时间较长,杂草能充分地吸收除草剂成分,保证了除草效果,傍晚用药也可显著提高玉米苗安全性,不易发生药害。 二、喷药方法 亩用药量对水15~30公斤,见草喷药,喷仔细,没草就走,省药省时效果好。 三、看草大小喷药 在喷玉米苗后除草剂时,好多农民有个误区,认为杂草越小,抗性越小,草越易杀死。其实不然,因为草太小了没有着药面积,除草效果也不理想。最佳的草龄是2叶1心至4叶1心期,这时杂草有了一定的着药面积,杂草抗性也不大,除草效果显著。 四、玉米苗大小 玉米苗后除草剂最佳的喷药时间是玉米2~5叶期,此时玉米抗性高,不易出现药害。5叶前可以整个田间喷雾,6叶后喷药,要放低喷头,围着玉米棵子喷,防止药液灌心引起药害。 五、玉米品种 由于现在玉米苗后除草剂大多是烟嘧磺隆成分,一些玉米品种对本成分敏感,易发生药害,所以,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登海系列等品种的玉米田不能喷施,防止药害产生。对于新的玉米品种,请先试验再推广。 六、农药混用 问题喷苗后除草剂的前后7天,严禁喷施有机磷类杀虫剂,否则易发生药害。但可与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喷,喷药时要注意尽量避开心叶,防药液灌心。今年一些玉米田瑞典蝇和蓟马发生严重,防治这两种小害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心叶,但是喷药时也不要和苗后除草剂混喷,尽管吡虫啉或啶虫脒不是有机磷类,因为防治两种小害虫需要喷心叶,如果混用喷心叶则易发生药害,可分开喷:在前边喷苗后除草剂,后边紧跟着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心叶。 七、杂草本身的抵抗力 由于杂草自身的抗逆能力得到加强,为了防止体内的水分过量蒸发,杂草生长得并不那么水灵粗壮,而是生长得灰白、矮小,实际草龄都并不小 (即所谓的“小老头”)。这些杂草大都全身布满白色的小绒毛,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样喷施农药时,药液被这些小绒毛顶在杂草茎叶表面之上,杂草本身吸收得很少,自然就影响药效的发挥,所以高温干旱时不论施什么药,都应该加大喷施的药液量(一般每亩用药液不少于40公斤),以不影响药效的发挥,请农民朋友施药时千万不要惜水不惜药。 除草剂使用过量如何补救? 一旦发现药害,应立即根据不同用药品种与用量及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立即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补救,以缓解药害程度。 1、对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因使用剂量过大形成的药害,可采用中耕,连续灌水泡田排水,反复冲洗的办法缓解药害;并可在浇水时施入一定量的石灰粉用来中和酸性除草剂,由此将残留药剂洗净排出,减少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含量。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玉米抗性。 2、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快长。触杀型除草剂所引起的药害,在危害较轻时,一般均能自行恢复;可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速效肥并浇水。同时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对玉米恢复正常生长有利。同时,还应积极防除其他玉米病虫害,以提高玉米抵抗药害的能力。如受害过重,则应考虑补种、补栽或毁种,以免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 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同时还可利用锌、铁、铝等微肥及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有效减轻药害。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酸、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 另外,如预测出前茬作物的土壤残留药剂将危及玉米,也可用活性炭包衣种子,防止药害。 4、除草剂解毒剂的应用。除草剂的解毒剂,可以减轻或抵消除草剂对作物的毒害。例如萘酐、R-28725是选择性拌种保护剂,能被种子吸收,并在根和叶内抑制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此类药物可使玉米免受乙草胺、丁草胺、都尔等除草剂的伤害。 5、及时补种毁种:如玉米田药害过重,以上各项措施仍不能缓解受害程度时,则只能采取毁种或改种其他作物,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回答

其他回答
玉米在施用除草剂后,药害症状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局部的接触性药害斑,如叶片产生灼烧样锈色斑点,叶片或植颜色发生变化,如褪绿、黄化、变红;植株形态异常,如倒伏;暂时性的或持效性的生长受抑制,全株枯死。 1、咪唑啉酮类。普施特和金豆,这两种药剂均为非适于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使用2倍推荐用量可使玉米产生严重的药害。 2磺酰脲类。豆磺隆,该药也是非适于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正常用量4天后,玉米植株生长受抑制,14天时全株受呈暗绿色,严重矮化,但不致死亡;玉农乐,该药可用于玉米田除草,但用量为2倍时可使玉米产生轻度药害,14天后植株可自行恢复正常生长。 3苯氧羧酸类。2,4-D丁酯,该药虽适于玉米田除草,但2倍剂量可使玉米产生药害。施药2天,叶片产生接触性灼烧斑,植株基部变软欲倒伏,14天后全株倒伏,但植株仍为绿色,不枯死。 4、苯甲酸类。百草敌,该药是一种适于玉米田的除草剂,使用2倍剂量可使玉米产生轻度药害,药后2天植株基部变软欲倒伏,药后4天心叶变为淡绿色,茎基部有所恢复,以后生长逐渐正常。 5、环状亚胺类。利收,正常剂量2天,玉米叶片产生接触性的灼烧斑,以后没有发展,再生的新叶可生长。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