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六六六”是什么啊?

网友 9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六六六、DDT均系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难易降解,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蓄积,具有慢性和潜在性的毒性作用,虽然在1987年已经禁止使用此类农药,但至今仍有检出。 有机氯类农药在我国使用长达30余年。虽然1983年停止生产有机氯类农药,但它们的残留问题仍不容忽视。如DDT、六六六的残留期长达50年。有机氯类农药挥发性不高,脂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在动植物富含脂肪的组织及谷类外壳富含脂质的部分中蓄积。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受日光及微生物作用后分解少,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因此在食物中残留性强,属高残毒农药。如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年,而DDT为3~10年。人体长期摄入含有有机氯农药的食物后,主要造成急、慢性中毒,侵害肝、肾及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也有一定损害作用。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可以写作666,成分是六氯环己烷,是苯添加六个氯原子(加成)形成的饱和化合物。英文简称BHC。分子式C6H6Cl6 。结构式因分子中含碳、氢、氯原子各6个,可以看作是苯的六个氯原子加成产物,也有叫做六氯化苯的(这样叫其实从结构式上是错误的)。白色晶体,有8种同分异构体,分别称为a 、β 、γ、δ、ε、η 、θ和ξ 。a异构体为单斜棱晶;熔点159~160℃ ,沸点288℃ ;易溶于氯仿、苯等;随水蒸气挥发;具有持久的辛辣气味;蒸气压0.06毫米汞柱(40℃);沸腾时分解为 1 ,2 ,4-三氯苯(分子中脱除三分子氯化氢)。β异构体为晶体 ;熔点314~315℃ ,密度 1.89 克/厘米3(19℃),熔融后升华;微溶于氯仿和苯;不随水蒸气挥发;蒸气压0.17毫米汞柱(40℃);与氢氧化钾醇溶液作用生成1,3,5-三氯苯。γ异构体为针状晶体;熔点112~113℃ ,沸点323.4℃,溶于丙酮 、苯和乙醚 ,易溶于氯仿和乙醇 ;具有霉烂气味和挥发性。 666对昆虫有触杀、熏杀和胃毒作用,其中γ异构体杀虫效力最高,a 异构体次之 ,δ异构体又次之,β异构体效率极低。六氯化苯对酸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或锌、铁 、锡等存在下易分解,长期受潮或日晒会失效。

回答

其他回答
666在工业上是由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 。过去主要用于防治蝗虫、稻螟虫、小麦吸浆虫和蚊、蝇、臭虫等。由于对人、畜都有一定毒性,20世纪60年代末停止生产或禁止使用。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五十年农村为除虫灾,大面积使用“六六六”粉,后来科学研究发现:该农药虽除害效好,但农药残留严重,比如说:稻田使用了“六六六”粉,几个月后可以收割了,当稻谷被鸡吃,鸡蛋里面还超标的农药残留,人直接食用稻米的毒性就不用说了,还有就是使用“六六六”粉地方,很多植物动物都灭绝(比如甲鱼/刺猬等),50年都不能使其土壤中的毒性自然消除,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污染! 所以国家下令停止生产使用“六六六”粉!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一、健康危害 人体中毒时,对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多汗、无力、震颤、上下肢呈癫痫状抽搐、站立不稳、运动失调、意识迟钝、甚至昏迷、并可因呼吸中枢抑制而民生呼吸衰竭。对消化系统会产生流涎、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疼痛及腹泻等症状。呼吸及循环系统可以造成咽、喉、鼻粘膜因吸入农药而充血,喉部有异物感,吐出泡沫痰、带血丝、呼吸困难、肺部有水肿,脸色苍白,血压下降,体温上升,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对皮肤、眼部刺激症状,有皮肤潮红、产生丘疹、水疱、皮炎、甚至糜烂有渗出、发生过敏性皮炎;眼部有流泪,眼脸痉挛和剧烈疼痛。六六六的一般毒性作用为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大剂量可造成中枢神经及某些实质脏器,特别是肝脏与肾脏的严重损害。六六六可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而进入机体。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农药六六六(C6H6CL6 )六氯环苯 。 性状: 白色晶体。纯品无臭,工业品含杂质,并且有霜霉臭味。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但溶于煤油、苯、丙酮、二氯化碳、氯苯、乙醚等有机溶剂。 用途: 一种有机氯杀虫剂。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三中作用方式。效力强而持久,属高残留农药品种。用以防治蝗虫、稻螟虫、小麦吸浆虫等农业害虫和蚊、蝇、臭虫等卫生害虫。但由于近年来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残留污染严重,现已限制或禁止使用。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老式农药,残留很大。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滴滴胃```````!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通俗的说 叫 六六粉 一种经过六百六十六次实验才成功的农药 所以把这药称呼为 六六六 他是一种杀虫性非常广的农药(我估计和它挨边的虫子没有能逃得过得) 哪为什么 这名字家喻户晓呢 一个归功于名字的由来 一个要算他的功劳了(在解放初期 江西 湖南这边经常有人患吸血虫这病,而吸血虫通常都是寄生在湖边的钉螺上,只要你碰到他 就有可能被吸血虫缠上 它可以从皮肤进入人的体内) 只要你撒上六六粉 哪地方一两年年准没虫。 后来就变成滥用 蔬菜里面也 撒点 稻田里面也撒点 猪圈 牛圈…… 也撒点(可防止虱子) 无处不用 在当时的科学家的眼里还没考虑环保的概念,所以导致至今还有 他的残留物 老外的也有一种失叫 滴滴涕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