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 DOP: CAS号: 117-84-0 中文名称: 酞酸二辛酯 英文名称: Di-Sec-octyl phthalate 别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二(2-乙基)已酯 分子式: C24H38O4;C6H4(COOC8H17)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的气味 分子量: 390.62 蒸汽压: 具有较低的蒸汽压 熔点: -50℃ 沸点:231℃/0.67kPa 溶解性: 不溶于水、甘油、乙二醇,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密度: 0.982(20℃/4℃) 稳定性 主要用途: 作为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主要增塑剂之一;可增塑硝基纤维,聚苯乙烯,丁苯橡胶及树脂 一、健康危害 对胎儿:有毒性,对胎儿眼、耳及其他发育方面有影响。 对动物:给大白鼠吸入将本品加热到170℃时所释出的挥发性产物2小时,并未引起动物死亡;而暴露4小时则全部大鼠死亡。 对人:从事生产本品及酞酸二丁酯两年的工人,呈现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对皮肤和眼睛的作用:对动物及人的皮肤和眼粘膜无刺激作用。经完整皮肤可吸收少量。对豚鼠并不引起致敏作用。对人可引起轻度致敏作用。 高浓度下短时接触的相对危害: 眼睛接触:偶尔暴露后不经处理也不会残留危害。 吸入:偶尔暴露后不经处理也不会残留危害。 皮肤渗透:偶尔暴露后不经处理也不会残留危害。 皮肤刺激:偶尔暴露后不经处理也不会残留危害。 服入:偶尔暴露后不经处理也不会残留危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6513mg/kg(小鼠经口);65g/kg(小鼠腹腔);LC505000μg/m3(小鼠吸入) 在环境中的迁移: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来说,水解作用、挥发作用和光解作用都不是它们的重要反应过程。据估计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水解半衰期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酯的3.2年到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的2000年不等。由于其较低的蒸气压,它们的挥发损失是很小的,或者几乎没有挥发损失。尽管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并邻苯二甲酸酯类光解作用的报道,但根据其在紫外光、可见光范围内没有光谱吸收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它们是很难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实验研究表明,生物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富集作用,这一结论被现场研究的结果所证实,因为实验者发现水生生物体内有明显的该类化合物的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