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麦芽糖

麦芽糖
网友 6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麦芽糖又称糯米糖,   它由小麦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麦芽糖的制作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后将糯米洗净后倒进锅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4小时,直至转化出汁液。而后滤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食用时将其加热,再用两根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糖块拉至银白色即可。   一。   在自然界中,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特别是麦芽中,故得此名称。在淀粉转化酶的作用下,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就是麦芽糖,它再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萄葡糖。   麦芽糖可以制成结晶体,用作甜味剂,但甜味只达到蔗糖的1/3。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是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因此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   二。   无色或白色晶体,粗制者呈稠厚糖浆状。一分子水的结晶麦芽糖102~103℃熔融并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还原性二糖,有醛基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班氏试剂(用硫酸铜、碳酸钠或苛性钠、柠檬酸钠等溶液配制)共热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麦芽糖酸。在稀酸加热或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葡糖。用作食品、营养剂等。由淀粉水解制取,一般用麦芽中的酶与淀粉糊混合在适宜温度下发酵而得。

回答

其他回答
麦芽糖 两个糖分子以а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双糖。是饴糖的主要成分。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用作营养剂,也供配制培养基用。 从化学观点说:麦芽糖(Maltose,or Malt Sugar)是一个化学名词,属双糖(二糖)类。它是白色针状结晶。而常见的麦芽糖是没有结晶,而且在烹调时由于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麦芽糖亦转至为金黄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是还原性糖.(2)水解反应: 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 麦芽糖又称糯米糖, 它由小麦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麦芽糖的制作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后将糯米洗净后倒进锅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4小时,直至转化出汁液。而后滤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食用时将其加热,再用两根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糖块拉至银白色即可。 一。 在自然界中,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特别是麦芽中,故得此名称。在淀粉转化酶的作用下,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就是麦芽糖,它再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萄葡糖。 麦芽糖可以制成结晶体,用作甜味剂,但甜味只达到蔗糖的1/3。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是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因此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 二。 无色或白色晶体,粗制者呈稠厚糖浆状。一分子水的结晶麦芽糖102~103℃熔融并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还原性二糖,有醛基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班氏试剂(用硫酸铜、碳酸钠或苛性钠、柠檬酸钠等溶液配制)共热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麦芽糖酸。在稀酸加热或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葡糖。用作食品、营养剂等。由淀粉水解制取,一般用麦芽中的酶与淀粉糊混合在适宜温度下发酵而得。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制法: (1)大米子碾好,晒几小时后与净大麦同放大锅内煮熟,直至水干。然后加适量水煮3-5分钟,立刻倒入大缸中。缸底漏眼要塞严。缸底下挖一大坑,坟内放一空而净的缸,两缸底口对齐,缸口盖严,约30分钟左右后,缸内发出“卜咚卜咚”声响后,急抽开缸底漏眼,上缸内不停地流下乳白色的糊汤入坑内缸。 (2)取出糊汤倒入熬锅中,加旺火,不停地反复搅动。待汤糊稠时,用木推子推搅,以防糊锅底。直至糊汤变成乳白色状的糖稀。 (3)将豆面(1千克)炒熟,和红糖或白糖用开水冲开,和糖稀和在一起,呈大面团状。切成小块,擀成薄张,然后用刀切成各种形状,放凉屋席上冷却 。待糖皮稍硬时,即可食用。 特点:这种农家糖吃起来干硬、甜脆、耐嚼,有豆味。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常食可消渴除热,补虚化食,止泄宽胸。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麦芽糖 两个糖分子以а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双糖。是饴糖的主要成分。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用作营养剂,也供配制培养基用。 从化学观点说:麦芽糖(Maltose,or Malt Sugar)是一个化学名词,属双糖(二糖)类。它是白色针状结晶。而常见的麦芽糖是没有结晶,而且在烹调时由于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麦芽糖亦转至为金黄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是还原性糖.(2)水解反应: 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 麦芽糖又称糯米糖, 它由小麦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麦芽糖的制作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后将糯米洗净后倒进锅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4小时,直至转化出汁液。而后滤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食用时将其加热,再用两根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糖块拉至银白色即可。 一。 在自然界中,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特别是麦芽中,故得此名称。在淀粉转化酶的作用下,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就是麦芽糖,它再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萄葡糖。 麦芽糖可以制成结晶体,用作甜味剂,但甜味只达到蔗糖的1/3。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是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因此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 二。 无色或白色晶体,粗制者呈稠厚糖浆状。一分子水的结晶麦芽糖102~103℃熔融并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还原性二糖,有醛基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班氏试剂(用硫酸铜、碳酸钠或苛性钠、柠檬酸钠等溶液配制)共热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麦芽糖酸。在稀酸加热或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葡糖。用作食品、营养剂等。由淀粉水解制取,一般用麦芽中的酶与淀粉糊混合在适宜温度下发酵而得。 歌曲:麦芽糖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作曲: 周杰伦 作词: 方文山 编曲:洪敬尧 这蜿蜒的微笑拥抱山丘溪流跟风唱起歌 我像田园诗人般解读眼前的生活 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这整座山谷都是风笛手 我在哑口聆听传说跟着童话故事走 远方的风车远距离诉说 那幸福在深秋满满的被收割 老仓库的角落 我们数着一麻袋的爱跟快乐 初恋的颜色 我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 香浓的诱惑你脸颊微热 吐气在我的耳朵 摘下麦芽糖熟透我醒来还笑着 开心的被黏手 我满嘴都是糖果 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 甜蜜的四周我低头害羞 我们愉快的梦游 我在草地上喝着 麦芽糖酿的酒 鲜嫩的小时候 我好想再咬一口 <泰语>我爱你~ 我满嘴都是糖果我好想再咬一口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你好!! 1、纯正麦芽糖(又称为饴糖)是以大米为原材料经麦芽或麦芽酶作用,再精制而成的一种糖浆,其主要成分为麦芽糖。我公司采用特殊工艺、运用先进的设备配合严格的管理按国家标准生产的纯正麦芽糖具有杂质少、色泽鲜艳、甜度纯正、香味浓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一、感官 外观:呈粘稠状微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杂质。 色泽:淡黄色至棕黄色。 香气:具有麦芽糖饴的正常气味。 滋味:舒润纯正,无异味。 二、理化指标 干物质:85.5-87% PH 值:4.6-6.0 DE 值:40-48 三、卫生指标 符合QB/T 2347-97 《麦芽糖饴(饴糖)》(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和GB 15203-94《淀粉糖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四、包装 铁罐:22.5公斤/罐或25公斤/罐。 胶桶:60公斤/桶。 五、保 质 期 常温保存为壹年。 六、用途 麦芽糖是一种低甜度淀粉糖,不易为细菌分解而产生酸,防止龋齿的发生;由于其粘度大、赋形性强、易上色和保香性强,常用于制作高级糖果、饼干、月饼、面包、烧腊、叉烧酱等调味品。 2、麦芽糖又称糯米糖, 它由小麦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麦芽糖的制作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后将糯米洗净后倒进锅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4小时,直至转化出汁液。而后滤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食用时将其加热,再用两根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糖块拉至银白色即可。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食品街有卖的
回答者:网友
官方回答
回答者:小九六 官网
小九六为您提供优质国内供应商125家,麦芽糖厂家
我来回答

化工词典

麦芽糖结构式图片|69-79-4结构式图片
麦芽糖
(2R,3R,4R,5R)-2,3,5,6-tetrahydroxy-4-{(2R,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hexanal
69-79-4
C12H22O11
342.2965